慢生活

My Spiritual Home 我的精神家园

记录读书感想、观影体会、旅游见闻、观赛评论等 Record thoughts from reading, reviews of movies, observations from traveling and match commentary, etc.

云居寺游记

云居寺北塔

周末去云居寺游玩,先去的云居寺的石经山,主要是爬山,不是很高,有一些台阶,半个小时左右可以爬上去,主要有九个藏经洞,存放隋代以来僧人刻的四千多块石板经书。只有一个雷音洞开放,洞里摆放了一些石板经书,但有围栏无法近距离观看,看不清经书上的文字,只能感受一下。另外山顶上有两个唐塔,但上去的路被拦起来,只能在半山腰远远看到其中的金仙公主塔,另外一个单檐唐塔看不到。在山中间的施茶亭还有半座唐塔,塔刹和五层密檐为唐代的,塔身是新建的。

从石经山下来大概 1 公里就到了云居寺,主要去看著名的北塔。塔基是隋唐时代建的中式阁楼风格,上面的塔身是辽代建的藏式覆钵风格,和周边四角的四座唐塔一起构成金刚宝座塔。其中西南角的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塔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塔。东北角的开元十年(公元 722 年)塔则是文字和图像保存最好的唐塔。四座唐塔风格类似,都是四方形佛龛上有六级密檐,塔内外分别刻有佛像、人像,塔身外壁有一面刻有铭文,记录塔的相关信息。

北塔周边还有一些从其他地方搬来的文物,包括隋代的千佛碑、唐代的单檐塔,还有元代、辽代、明代、清代的一些石碑、经幢等,还是很值得慢慢观看欣赏的。从北塔看西边的山顶,还有一座辽代的老虎塔,时间有限没有再去山上近看。在北塔的北边还有三座清代的藏式覆钵风格的塔,纪念三位清代的云居寺主持。

云居寺的南塔以前也是辽塔,可惜被日军炸毁,重建的塔很新很粗糙不值一看。南塔附近有两座辽塔,一座是辽代通理大师为隋代刻经的开山祖师静琬大师建的琬公塔,一座是石经地宫上面的压经塔。石经地宫里存有上万块石板经书,只能隔着玻璃观看。另外在云居寺最高的大悲殿旁边的佛祖舍利馆前有一座高 1 米多的辽代的天开舍利塔,舍利需要到馆里观看,舍利很小大概只有米粒大小,看不出什么特殊之处。

云居寺里还有二万二千多卷明代纸本经和清代七千多卷木版经,在中间的殿里有专门的展览介绍,可以近距离观看经书,可惜对佛经缺少研究,看不出门道。

云居寺的文物众多,如果仔细欣赏可以看上半天到一天,寺院里环境也不错,有松柏、翠竹等,还有在寺里巡视打盹的各式各样的猫,四十元的门票包括寺院和石经山,还是值回票价。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