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My Spiritual Home 我的精神家园

记录读书感想、观影体会、旅游见闻、观赛评论等 Record thoughts from reading, reviews of movies, observations from traveling and match commentary, etc.

云居寺遊記

云居寺北塔

週末去云居寺遊玩,先去的云居寺的石經山,主要是爬山,不是很高,有一些台階,半個小時左右可以爬上去,主要有九個藏經洞,存放隋代以來僧人刻的四千多塊石板經書。只有一個雷音洞開放,洞裡擺放了一些石板經書,但有圍欄無法近距離觀看,看不清經書上的文字,只能感受一下。另外山頂上有兩個唐塔,但上去的路被攔起來,只能在半山腰遠遠看到其中的金仙公主塔,另外一個單檐唐塔看不到。在山中間的施茶亭還有半座唐塔,塔刹和五層密檐為唐代的,塔身是新建的。

從石經山下來大概 1 公里就到了云居寺,主要去看著名的北塔。塔基是隋唐時代建的中式閣樓風格,上面的塔身是遼代建的藏式覆鉢風格,和周邊四角的四座唐塔一起構成金剛寶座塔。其中西南角的景雲二年(公元 711 年)塔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塔。東北角的開元十年(公元 722 年)塔則是文字和圖像保存最好的唐塔。四座唐塔風格類似,都是四方形佛龕上有六級密檐,塔內外分別刻有佛像、人像,塔身外壁有一面刻有銘文,記錄塔的相關信息。

北塔周邊還有一些從其他地方搬來的文物,包括隋代的千佛碑、唐代的單檐塔,還有元代、遼代、明代、清代的一些石碑、經幢等,還是很值得慢慢觀看欣賞的。從北塔看西邊的山頂,還有一座遼代的老虎塔,時間有限沒有再去山上近看。在北塔的北邊還有三座清代的藏式覆鉢風格的塔,紀念三位清代的云居寺主持。

云居寺的南塔以前也是遼塔,可惜被日軍炸毀,重建的塔很新很粗糙不值一看。南塔附近有兩座遼塔,一座是遼代通理大師為隋代刻經的開山祖師靜琬大師建的琬公塔,一座是石經地宮上面的壓經塔。石經地宮裡存有上萬塊石板經書,只能隔著玻璃觀看。另外在云居寺最高的大悲殿旁邊的佛祖舍利館前有一座高 1 米多的遼代的天開舍利塔,舍利需要到館裡觀看,舍利很小大概只有米粒大小,看不出什麼特殊之處。

云居寺裡還有二萬二千多卷明代紙本經和清代七千多卷木版經,在中間的殿裡有專門的展覽介紹,可以近距離觀看經書,可惜對佛經缺少研究,看不出門道。

云居寺的文物眾多,如果仔細欣賞可以看上半天到一天,寺院裡環境也不錯,有松柏、翠竹等,還有在寺裡巡視打盹的各式各樣的貓,四十元的門票包括寺院和石經山,還是值回票價。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